1. <th id="o1yen"></th>
      <ruby id="o1yen"></ruby>

      1. <dd id="o1yen"></dd>
        <dd id="o1yen"><track id="o1yen"></track></dd>
        您好,歡迎訪問百思安安全,我們主營:安全生產標準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安全評價,職業病危害評價,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與治理,責任清單制,環境評價

        品質優

        環節把控 產品優質

        實力強

        專業過硬 經驗豐富

        售后快

        緊密對接 極速受理

        耿老師:173 4588 3319
        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評價-環境評價-應急預案公司-成都百思安安全
        您的位置: 主頁 > 政策法規 > 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

        地址:成都市武侯區二環路西一段6號紅星美凱龍寫字樓B座915號

        咨詢熱線:

        173 4588 3319

        資陽市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試行)

        發布時間:2022-08-31 11:04人氣: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規范全市工貿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提高我市工貿安全事故災害應急救援能力,明確職責,建立健全統一的應急救援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


        1.2工作原則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統一領導,整體聯動;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分工負責,協調聯動﹔依法規范,科技支撐。


        1.3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四川省突發事件應對辦法》《資陽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試行)》《資陽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試行)》《四川省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試行)》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發生在我市行政區域,需要由市政府負責處置的較大和配合國務院、省政府處置的重大及以上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以及超出事發地縣(區)政府應急處置能力的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

            工貿行業主要包括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等,事故類型主要有火災、物體打擊、車輛傷害、高處墜落、機械傷害、中毒窒息等。


        1.5事故分級

           

             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等級按嚴重程度由高到低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個級別。

           (1)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含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上述“以下”不含本數,“以上"含本數。

           

        1.6分級應對與響應分級


           1.6.1分級應對


           初判發生特別重大、重大事故和較大事故,由市級層面負責應對;當國家、省級層面指導協調和組織應對時,市級組織指揮機構按照要求具體組織調度。初判發生一般突發事件,由事發地縣(區)級層面負責應對,或按照上級組織指揮機構要求具體組織調度。對涉及面較廣、敏感度較高或處置不當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一般生產安全事故,根據應對工作需要,市級層面視情啟動應急響應。

           

        1.6.2響應分級

           

        根據工貿安全事故嚴重程度、可控性、救災難度和影響范圍,市級層面應急響應從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一級應急響應:初判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決定啟動一級響應,并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組織指揮應對;當國家、省級層面指導協調和組織應對時,市級組織指揮機構按照要求具體組織調度。

            二級應急響應:初判發生較大事故,由市政府分管領導(資陽市生產安全事故指揮部指揮長)決定啟動二級響應,報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由指揮長組織指揮應對。

            三級應急響應:對涉及面較廣﹑敏感度較高或處置不當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一般事故,市政府分管領導(資陽市生產安全事故指揮部指揮長)接到報告后指定牽頭部門會同指揮部相關成員單位組織指導事發縣(區)政府或授權的有關部門組織應對。   

               縣(區)級、鄉鎮級層面響應級別可參照設置,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予以明確。

           

        1.7預案體系


           資陽市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由資陽市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各縣(區)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各工貿企業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本預案涉及的部門和救援隊伍制定的工作手冊和救援行動方案組成。本預案與《資陽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試行)》《資陽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試行)》相銜接。


           ⒉.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2.1組織指揮體系

           

        2.1.1市級層面組織領導

           

        在市委統一領導下,市政府是全市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領導機關。資陽市應急委員會下設的資陽市生產安全事故指揮部(簡稱“市指揮部”)是應對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的專項指揮部,負責領導督促我市轄區內較大及以上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件風險防控、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以及事后安置應對等工作。

           

        2.1.2重大及以上工貿事故組織指揮


           重大及以上工貿事故發生產后,實行以專項指揮部應對為主的擴大響應,在國務院工作組或省政府工作組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開展應對處置工作,資陽市生產安全事故指揮部直接成立“資陽市應對**事故指揮部”。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長;分管副市長、市政府秘書長、應急局局長、相關行業領域主管(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副指揮長,市直有關部門和事發地縣(區)黨政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下設若干工作組。

           

        當指揮長帶領有關副指揮長、各工作組到現場組織指揮時,指定一名副指揮長牽頭,抽派各工作組單位縣級干部和聯絡員在市級部門的應急指揮場所集中辦公,加強值班值守,信息匯總,協調督導落實指揮部的決策部署,發揮綜合運轉樞紐作用。

           

        2.1.3較大工貿事故組織指揮

           

        初判發生較大工貿生產安全事故,應對處置的組織指揮由市指揮部負責,指揮長靠前指揮,應急局牽頭發揮綜合運轉樞紐作用。事發縣區黨委、政府和其指揮機構,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應對處置工作。

           

        2.1.4一般工貿事故組織指揮


           初判發生一般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對處置的組織指揮分別由事發縣(區)黨委、政府組織指揮。市級層面視情況由市領導指定市級牽頭部門負責人到現場,督促和指導事發地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支援應急隊伍、專家和裝備、物資等應急資源。

           

        2.2市指揮部組成及職責


           2.2.1組成


           指揮長:市政府分管領導

           副指揮長:市政府分工副秘書長

                         市應急局局長

                         相關行業領域主管(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

           

        成員: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市委網信辦、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局、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氣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等部門負責人以及事發地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等。邀請市紀委監委、市人民檢察院機關派員參加。

            

        2.2.2市指揮部職責

           

        負責組織、協調、指揮全市較大工貿行業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協助國務院或省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做好重大及以上工貿行業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決定預警及應急響應級別;決定啟動市級工貿行業事故應急預案響應程序及終止應急救援行動;做好較大及以上工貿行業事故情況的信息發布工作。

            

        市應急局負責市指揮部日常工作。組織、協調市指揮部成員單位加強工貿行業安全事故應急聯動,共同做好工貿行業事故應急處置與救援;做好有關信息傳達、收集、分析、報送、發布;加強工貿行業應急救援專家和應急預案管理等

        工作。

            

        2.3市指揮部工作組


            發生較大及以上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市指揮部設立市指揮部工作組。各工作組組長由牽頭單位相關負責同志擔任,負責協調工作組各成員單位共同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工作組和成員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1)綜合協調組


            牽頭單位:市應急局    

           成員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國資委等。

            主要職責:承擔現場指揮部的綜合協調,指令接收轉發,信息收集上報,調配應急力量和資源等工作;協調專業搶險救援隊伍、搶險裝備和專家的調集工作;承辦現場指揮部各類會議,督促落實現場指揮部議定事項;審核把關信息發布;做好應急救援工作文件、影像資料的搜集、整理、保管和歸檔等工作;建立應急通訊、醫療救護調配、應急物資調配;做好善后處置等工作;完成市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2)搶險救援組


           牽頭單位:市應急局   

          成員單位:市消防救援支隊等相關救援隊伍。   

           主要職責:實施工貿事故處置、人員搜救和事故現場清理等工作;控制危險源,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發生;為事故調查收集有關資料;完成市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應急救援隊伍主要包括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救援隊伍、社會力量等。

           

        (3)醫療救治組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成員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   

        主要職責:調度全市醫療隊伍,設立臨時醫療點,協調外部醫療機構,為事故受傷人員、救援人員提供醫療保障服務;做好現場救援區域的防疫消毒;向受傷人員和受災群眾提供心理衛生咨詢服務﹔完成市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4)宣傳報道組


            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

            成員單位:市委網信辦、市應急局等。    

            主要職責:統籌協調媒體的現場管理,做好事件輿論引導工作,組織新聞發布工作;做好新聞應對發布和集體采訪活動的組織工作;向市指揮部和事故相關單位、轄區政府通報輿情進展,提出應對建議;完成市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5)社會治安組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成員單位:市交通運輸局等。   

            工作職責:做好道路交通和社會秩序管控;預防和處置群體事件;完成市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6)技術保障組


            牽頭單位:市應急局

            成員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專家等。    

            工作職責:收集匯總事故基本情況、重大風險、重大事故隱患、以往災害事故等基本資料;研究分析事故信息、災害情況的演變和救援技術措施,為應急救援決策提出意見和建議;協調專家及時提供應急輔助決策建議、指導搶險救援工作;完成市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2.4縣(區)政府


            縣(區)政府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協調機構,按照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進一步明確職責,做好本行政區域內工貿事故應對工作。事故發生后,事發地政府應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具體指揮、協調現場救援工作。


            主要職責:負責現場處置、救援、善后、生活保障等工作,及時向上級政府報告事態發展及應急救援情況。


             2.5生產經營單位


             工貿企業是本單位生產安全、應急管理的責任主體,依據單位自救和政府實施救援相結合的原則,采取預防和預警措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行業安全管理規定,健全應急機制,編制應急預案,與所在地政府制定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相銜接,并定期組織演練,配備應急物資,做好事故

        應對工作。按規定及時報告事故信息,組織本單位救援力量在第一時間開展應急救援先期處置。


             3.運行機制

             

        3.1風險防控


             工貿各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工貿生產各環節的風險管理,督促有關單位、企業或生產經營者做好本單位、本企業隱患點、危險源的風險識別、登記、評估和防控工作,定期開展風險動態排查、更新。開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建立完善日常監督檢查機制,組織開展設備維護、安全檢查、隱患整治,制定和優化應急預案,落實安全防控施。

            

        3.2監測與預警

            

        3.2.1監測

            

           (1)市應急局統一負責全市工貿企業較大及以上事故信息的接收、報告、初步處理、統計分析,制定相關工作制度。

            (2)市應急局要會同工貿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全市工貿基本情況、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數據庫;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工貿重大事故隱患報市安委會公告。   

            (3)市應急局對全市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高的工貿企業實施重點監控,及時分析重點監控信息并跟蹤整改情況。   

            (4)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掌握轄區內的工貿分布、災害等基本狀況,建立轄區內工貿基本情況和重大危險源數據庫,同時上報市應急局備案。   

           (5)工貿企業根據可能發生災害的類型、危害程度,建立本企業基本情況和危險源數據庫,同時報送當地應急管理部門。

            

        3.2.2預警


            應急管理部門收到氣象、水務、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有關暴雨、洪澇、地質災害等方面的預警信息后,結合監測內容,綜合研判,發布預警。

            

        (1)預警內容:預警信息內容應當明確具體,包括發布單位、發布時間、可能發生事故事件的類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事態發展、相關措施、咨詢電話等內容。    

        (2)發布途徑:預警信息應當通過電視、廣播、微信、手機短信、電子屏幕、組織人員逐戶通知等各種途徑及時向公眾發布。廣播站、電視臺、網站和電信運營單位應當及時、準確、無償地向社會公眾傳播預警信息。    

        (3)預警行動。發布預警信息后,市應急局根據預警級別和實際情況以及分級負責的原則,采取下列一項或多項措施:


         ①增加監測頻次,及時收集、報告有關信息;   

        ②加強公眾溝通,公布信息接收和咨詢電話,向企業、社會公告采取的有關特定措施、避免或減輕危害的建議和勸告等;   

        ③組織應急隊伍和負有特定職責的人員進入待命狀態,動員后備人員做好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的準備,視情預置有關隊伍、裝備、物資等應急資源;   

        ④調集應急處置和救援所需物資、設備、工具,準備應急設施,并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隨時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⑤采取必要措施,確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電、通風等設施的安全和正常運行;   

        ⑥停工停產,撒離相關作業人員﹔

        ⑦轉移、疏散或撒離易受工貿事故危害的人員并予以妥善安置,轉移重要財產;   

        ⑧協調媒體單位應優先做好預警信息傳播和應急宣傳工作;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護性措施。

            

        3.3應急處置與救援

            3.3.1信息報告

            

        工貿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企業負責人,企業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1小時內報告當地應急管理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市屬重點企業在上報當地政府的同時應當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逐級上報事故情況,緊急情況下可越級上報。

           

        市文電中心值班電話:028-26655331;市應急局值班電話:028-26110137,傳真:028-26110139。


            (1)初報


             主要內容:時間、地點、事故、對象,以及已掌握人員傷亡等情況。     

        時限要求:縣(區)應急部門接報后在規定時間內報告到市應急部門,同級黨委、政府。市應急部門接報后在規定時間內報告到應急廳應急指揮中心,同級黨委、政府。每一級報告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報告方式:第一時間15分鐘內可先電話報告,后應書面報告。

           

        (2)核報


            主要內容:經初步核實后的事故發生時間、地點、簡要經過、人員傷亡情況、啟動響應情況、現場指揮部組建情況、救援力量出動情況、已采取的應急處置救援措施以及掌握的其他情況。   

        時限要求:初報后1.5小時內。

           報告方式:書面報告。


           (3)續報


            主要內容:現場處置、人員搜救、事故調查等方面重要進展情況,人員傷亡數量變化及救治情況、現場指揮部重要決策部署情況以及其他有必要續報的情況。    

             時限要求:重大、特別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續報2次,較大事故一天報1次,一般事故不續報。

            報告方式:書面報告。

            

        (4)終報

            

        主要內容:現場救援處置完結情況、人員傷亡數量等最終情況、救援力量返回歸建情況、現場踏勘和事故原因研判分析結果、財產損失情況、貫徹落實上級領導批示精神情況以及其他重要情況。

             

        時限要求:現場處置工作結束后。


        報告方式:書面報告。

             

        縣(區)政府應結合實際,制定高效的信息收集接報制度,確保事故發生后快速了解掌握基本情況,逐級進行報告。


             市、縣(區)政府值班室在向上級政府值班室報送事故信息時,應同步抄報上級應急部門。市、縣(區)行業主管部門在本級黨委、政府報送事故信息時,應同步抄送本級應急部門。

            

        3.3.2先期處置

            

        發生工貿安全事故后,工貿生產經菅企業和屬地行業主管部門立即進行先期處置,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本單位應急隊伍和工作人員菅救受害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威脅人員﹔控制危險源,標明危險區域,封鎖危險場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擴大的必要措施,控制事態發展。


             3.3.3應急響應

             3.3.3.1一級響應

             (1)啟動條件和程序


             發生重大及以上工貿行業安全事故或其他需要啟動一級響應情況等擴大響應情形時,由市指揮部指揮長提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后啟動一級響應,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長。


           (2)指揮與部署

            

        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或指導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組織指揮突發工貿行業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響應行動主要有:

           

        ①由市政府領導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及時會商研判,了解工貿安全事故災險情信息及發展趨勢,部署各地及市指揮部成員單位做好搶險救援處置工作,可根據實際需要,由市指揮部提請市應急委擴大響應范圍,增補有關部門(單位)加入市指揮部。   

        ②市政府主要領導或市政府主要領導指定的其他市領導根據需要率工作組趕赴災區,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指揮搶險救援處置工作。   

        ③向省委省政府和應急管理廳報告災險情和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按照指示批示要求,統一部署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出現超出處置能力的,由市政府提請省政府協助處置。

        ④市指揮部啟動工作專項編組,及時派出專項工作組趕赴一線,按職責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⑤市指揮部各成員及聯絡員保持通信暢通,相關成員單位派聯絡員到市XX事故指揮部值班,負責協調、處理本單位相關工作。   

        ⑥市指揮部及時發布有關信息,相關成員單位協調指導媒體做好工貿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報道,新聞宣傳、網信部門加強輿論引導。

            

        3.3.3.2二級響應

           (1)啟動條件和程序

            發生較大工貿安全事故或其他需要啟動二級響應情況,由市指揮部指揮長批準后啟動二級響應,并報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


           (2)指揮與部署    

        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下,由市指揮部指揮長組織指揮突發工貿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響應行動主要有:

           

        ①市指揮部指揮長組織相關成員單位召開指揮部會議,及時會商研判,了解工貿安全事故信息及發展趨勢,部署各地及市指揮部成員單位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②市指揮部指揮長或指揮長安排副指揮長根據需要率工作組趕赴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指揮搶險救援處置工作。   

        ③向省委、省政府和應急管理廳報告災險情和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按照省委、省政府領導指示批示要求,統一部署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④市指揮部啟動工作專項編組,及時派出專項工作組趕赴一線,按職責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⑤市指揮部及時發布有關信息,相關成員單位協調指導媒體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報道,新聞宣傳、網信部門加強輿論引導。

           

        3.3.3.3三級響應


           (1)啟動條件和程序    

        ①發生工貿安全事故本身比較敏感,或發生在重點地區、或重大活動舉辦、重要會議召開等時期的一般工貿安全事故。   

        ②發生跨縣(區)的、超出事發地縣(區)應對能力的突發工貿安全事故。   

        ③其他需要啟動三級響應的情況。

        三級響應由市指揮部指揮長批準后啟動。


           (2)指揮與部署

           

        市指揮部指揮長接到應急局報告后,視情況指定牽頭部門負責人帶隊趕赴現場,必要時相關成員單位派員一同參與,組織、指導、協調事發地縣(區)開展工貿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響應行動有:


        ①由牽頭部門副指揮長組織召開緊急會議,調度事發地縣(區),了解工貿安全事故信息及發展趨勢,部署各地及市指揮部成員單位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②由牽頭部門副指揮長或副指揮長組織市指揮部有關成員單位,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③向市委、市政府報告災險情和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按照市領導指示批示要求,統一部署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3.3.4處置措施


           (1)現場處置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及企業應急處置力量,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和當地政府首先組織救護隊、職工穿戴好個體防護裝備,按應急處置安全準則開展自救、互救,并通知有關專業救援機構。

           

        (2)當地政府要迅速成立現場指揮部,制定事故的搶險救援方案并組織實施,根據需要,及時修訂救援方案。

           

        (3搜救、疏散人員。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組織開展人員搜救工作,疏散、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受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4)搶險救援。組織開展事故處置、工程搶險、道路交通設施搶修和事故現場清理等工作;迅速控制危險源,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擴大和次生、衍生。

           

        (5)現場管制。劃定警戒區域。應急救援組根據現場情況設置核心處置區,劃定合理、足夠的警戒區域,實行嚴格現

        場管控,未經現場指揮部允許嚴禁與救險救援無關人員進入管控區域,嚴控高危區域搶險作業人員數量,確保搶險安全。

           

        (6)醫療救護。組織開展現場緊急醫療救護,根據需要向上級衛生健康部門請求派出有關專家和專業醫療隊伍進行指導和支援。

           

        (7)環境監測。組織事故現場及周邊可能受影響區域的環境監測,綜合分析和評價監測數據,預測事故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采取控制污染擴散的措施,提出現場救援工作建議。

           

        (8)根據事態發展變化情況,出現急劇惡化的特殊險情時,現場指揮部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依法采取緊急處置措施。涉及跨縣(區)、跨領域的影響較大的緊急處置方案,由市指揮部提出并協調實施,涉及跨市(州)影響特別嚴重的報應急管理廳決定。

           

        (9)在事故救援過程中,出現對救援人員的生命有直接威脅,極易造成事故擴大化;在現有科技與救援能力條件下,沒有辦法實施救援;沒有繼續實施救援的價值等情況時,經過現場應急救援專家組充分論證,提出中止救援的意見,報現場指揮部決定。

            

        3.3.5信息發布與輿論引導


            (1)各級各部門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做好信息發布工作。

            (2)履行統一領導職責的當地黨委、政府要加強網絡媒體和移動新媒體信息發布內容管理和輿情分析,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迅速澄清謠言,引導網民依法、理性表達意見,形成積極健康的社會輿論。    

        (3)未經響應級別相應黨委、政府設立的工貿事故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參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各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對外發布事件原因、傷亡數字、責任追究等相關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

            

        3.3.6應急通信

        市指揮部版只r廣包救援指揮機構以人移動電話、衛星市指揮部、縣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以及現場指揮部開通固定座機,保持專線通訊聯系。通過有線電話、移動電話、衛星電話、短波電臺等通信手段,保證各有關方面的通訊聯系暢通。

            

        市應急局負責建立并完善應急救援指揮平臺,錄入、維綜合救援隊、區域救護大隊、應急救援專家組及重點企業負責人的通訊聯系數據庫。

            

        3.3.7應急支援

        當發生工貿安全事故所在縣(區)的應急力量不足,需要市上支援時,由市指揮部按規定的程序做好計劃或預案報市政府。有關應急支援力量進入現場執行任務,以及調動、聯

        絡、指揮程序及協調事宜,均按照市政府批準的計劃或預案執行。

            

        3.3.8應急結束


            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相關威脅和危害得到控制、消除后,負責事故應急處置與救援的生產安全事故指揮部按規定上報批準后,宣布應急結束,應急隊伍和工作人員有序撤離。


            現場指揮部組織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


             3.4后期處置


             3.4.1善后處置


           事故發生地的縣(區)政府在市指揮部領導下負責組織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征用物資補償、恢復重建、傷亡人員撫恤、司法援助以及疾病預防與控制,污染物收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社會穩定,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3.4.2保險及社會救助


             事故發生后,保險監管機構應督促各類保險經辦機構積極履行保險責任,迅速開展保險理賠工作。

             

        事故發生地的縣(區)政府在市指揮部領導下應制定救濟方案,明確財政、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教育等部門的救濟職責和受害人員申請救濟的程序,確保事故發生后,救濟工作及時到位。同時,應制定事故法律援助方案,為受害人向事故責任單位或者個人索賠提供法律援助。


            3.4.3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


            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市指揮部將有關信息資料移交到該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調查組。事故救援工作評估由市應急局負責,對該工貿行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報告要及時報送市應急委辦公室。

            

        4.應急保障

            4.1 通信與信息保障

            

        市指揮部與各縣(區)政府,縣(區)應急管理部門、各救援隊伍,建立暢通的通訊網絡。

        市指揮部與市應急局有關科(室)、單位保持通訊暢通。各縣(區)負責保障事故區域通訊、信息網絡的暢通。工貿企業負責保障本單位通訊、信息網絡的暢通。

            

        4.2救援物資裝備保障


            根據工貿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救援新技術、新裝備開發應用的現狀,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和企業應當儲備有關處理工貿安全重特大災害事故的必要物資和裝備﹔救護隊伍要按規定配備所屬救護隊的物資和裝備,以提高應對復雜工貿安全事故的能力。


            在搶險救援中,儲備的資源不能滿足救援需求,市指揮部需要緊急征用市級有關部門的救援裝備時,涉及到的部門必須全力支持,積極配合,保證救災的順利進行。征用救援裝備所需的費用,由當地政府和事故單位予以解決。


            4.3救援隊伍保障


           (1)市應急局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全市工貿應急救援工作和救援隊伍的組織管理。   

           (2)縣(區)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行政區域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及應急救援工作。

           (3)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建立工貿應急組織。   

           (4)工貿企業必須建立專職或兼職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隊伍。不具備單獨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小型工貿企業,除應建立兼職的應急救援隊伍外,還應與鄰近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簽訂救援協議,或者與鄰近的企業聯合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   

           (5)各地應急救援隊伍,在市應急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地方政府的組織協調下,參加全市工貿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6)各縣(區)根據轄區內工貿行業分布及受自然災害威脅程度,建立必要的救援隊伍,由現場指揮部組織、指導,參加工貿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 7)應急救援是高危。高風險工作,按隸屬關系,救援人員所在單位,必須為救援人員每年繳納人身保險金,保障救援人員的切身利益。

           

        4.4交通運輸保障


           (1)各地交通運輸和公安交警部門,對救援工作應大力支

        持。需要運輸支援時,由市應急局協調交通運輸等部門,及時組織運輸力量,完成運輸任務,保證應急救援隊伍、救援物資及應急救援專家能夠及時到達事故現場實施救援。

           (2)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后,地方政府及時協調對事故現場進行道路交通管制,根據需要組織開設應急救援特別通道,最大限度地贏得搶險救災時間。

            

        4.5救援醫療保障

            

        (1)市、縣(區)政府和有關單位要選擇醫療條件較好的醫療單位作為醫療救護單位,指導、參加工貿事故中危重傷員的救治工作。    

        ( 2)工貿企業建立的醫療機構(或與所在地簽訂醫療救護協議的醫院),負責企業事故傷員的醫療急救和救援隊伍醫療救護知識專項培訓工作。

             

        4.6治安保障


             發生工貿安全事故后,當地政府負責組織、協調公安、武警等維護社會秩序和事故現場的保衛工作。

            

        4.7經費保障

            

        工貿企業應當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必要的資金保障。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資金首先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事故責任單位暫時無力承擔的,由當地政府協調解決。國家處置工貿事故所需資金按照有關規定解決。

            

        4.8技術支持與保障


             市、縣(區)政府應急機構應設立(聘請)工貿應急救援專家組,為工貿事故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持。

            

        5.預案管理


            5.1預案編制


            市應急局負責本預案的編制與更新。應當根據對事故原因和處置情況的總結評價以及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訂、補充。

            

        5.2預案審批和銜接

            

        各級應急預案銜接應遵循“下級服從上級,專項、部門服從總體,預案之間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則。本預案及市應急局主要負責同志批準后印發實施。

            

        5.3預案演練

            

        本預案每3年至少進行一次應急演練,由市指揮部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實戰演練、桌面演練等方式,組織開展人員廣泛參與、處置聯動性強、形式多樣、節約高效的應急演練,如預案發生重大調整,需及時按照新的預案開展演練。


            各縣(區)政府及應急管理部門,要按照各級工貿事故應急預案組織開展必要的應急演練。


            5.4預案評估與修訂

            

        市應急局應當建立定期評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預案執行效果開展評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應急局應及時組織開展預案修訂:


            ①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上位預案中的有關規定發生變化的;

            ②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發生重大調整的;

            ③面臨的風險發生重大變化的;    

           ④重要應急資源發生重大變化的;

            ⑤預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發生變化的;    

           ⑥在突發事件實際應對和應急演練中發現問題需要作出重大調整的;    

           ⑦應當修訂的其他情況。


            6.宣傳與培訓


            6.1宣傳教育

            

        市指揮部公布資陽市工貿企業較大事故應急預案信息,接警部門和電話,宣傳應急法律法規。

             

        工貿企業組織學習本企業應急救援預案,以及避險、自救和互救常識。


            6.2應急培訓

            

        (1)救護隊要加強日常戰備訓練,確保應急救援隊伍的戰斗力。


        (2)工貿企業負責組織本企業職工救援與自救知識的培訓。

            

        7.獎勵與責任追究


            7.1獎勵


            (1)對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所在單位、上級管理部門、地方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2)對參加應急救援工作中受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醫療、撫恤。救援工作中為搶救他人或國家財產英勇犧牲的,由所在單位上報政府主管部門,經地方政府批準后,追認為烈士。

             

        7.2責任追究

             

        (1)未依照規定履行報告職責,遲報、瞞報、漏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遲報、瞞報、漏報、謊報工貿事故及相關情況的;     

        (2)未依照規定完成工貿事故應急處置所需設施、設備和急需物資的生產、供應、運輸、儲備的;     

        (3)工貿事故發生后,對縣級以上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應急救援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應急救援的;

         (4)在工貿事故的調查、處置、人員救治等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     

        (5)有關部門應履行而拒不履行應急處置職責的;

        (6)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

            

        8.附則

            

        8.1制定與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市應急局制定并解釋。


         8.2預案實施或生效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QQ截圖20220831104047.jpg

        QQ截圖20220831104107.jpg


        附錄3:


        省工貿應急救援專家組名單


        序號姓名隸屬單位擅長方向電話常住地
        1林全明成都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冶金工貿13540808538成都
        2鮮麒麟成都凱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666297371成都
        3李孝文四川川達安測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628049008成都
        4吳萍成都市城市安全與應急管理研
        冶金工貿18080920766成都
        5劉建明成都凱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981835341成都
        6吳恩國攀鋼集團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508223239攀枝花

        童吉清中鐵二局集團冶金工貿13882158963成都
        8黃梁成都市斯衛士注冊安全工程師
        事務所
        冶金工貿13882003809成都
        9吳東業成都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
        有限公司
        冶金工貿13036679092成都
        10胡華榮中國機械工業第一建設有限公
        冶金工貿13881080876德陽
        11潘泉成都航發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982167468成都
        12余光榮四川晨光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8982089189成都
        13唐煒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
        煉鐵廠
        冶金工貿13982375892攀枝花
        14汪建川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冶金工貿13808234411成都
        15毛永東成都英尼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
        冶金工貿13678181063成都
        16陳功四川省安縣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981181685綿陽
        17李琨四川省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冶金工貿13881734756成都
        18魏剛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冶金工貿18608009550成都
        19羅鳳嗚二重(德陽)重型裝備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320877382德陽
        20王澤斌四川成化安全咨詢評估有限公
        冶金工貿13183814963成都
        21馬 軍四川金安友好科技有限責任公
        冶金工貿13551055583成都
        序號姓名隸屬單位擅長方向電話常住地
        22顧力平四川普什寧江機R有限公司治金工貿13568979889成都
        23 l游斌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冶金工貿13618000234成都
        24l張錦海信(成都)冰箱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981758120成都
        25陳境東中國航發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981762679成都
        26劉建平四川成化安全咨詢評估有限公
        治金工貿13808078260成都
        27余濤成都市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冶金工貿13688455934成都
        28李制瓊川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冶金工貿13350868127成都
        29陳蘭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628019066成都
        30鄧希恒│內江市人安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320708853內江
        3i|石杰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治金工貿13980048891成都
        32粟立新四川天成安全科技評估咨詢有
        限公司
        冶金工貿13881925563成都
        33顧珊四川省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冶金工貿13908087393成都
        34田厚譽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治金工貿13458561132成都
        3巧5黃勇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冶金工貿13718033349成都
        36涂靜彬成都市城市安全與應急管理研
        究院
        冶金工貿13348807902成都
        37卓紅成都市城市安全與應急管理研
        究院
        冶金工貿13980443268成都
        38賴萍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冶金工貿18080110691成都
        39賴微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冶金工貿13880389209成都
        40葉洪斌四川省環資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890229110德陽
        4l羅江濤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
        冶金工貿13568225366德陽
        42劉江四川勞研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8982338325攀枝花
        43趙勇四川勞研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8982330765攀枝花
        序號姓名隸屬單位擅長方向電話常住地
        44夏萬軍四川勞研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340715140攀枝花
        45任和平四川賽維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
        冶金工貿13908217889成都
        46龔俊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冶金工貿13558887936成都
        47俞吉清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冶金工貿13880908139成都
        48彭鈞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冶金工貿13668280834成都
        49鄒永安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冶金工貿13908077374成都
        5o李鯉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冶金工貿13541044201成都
        51徐春萍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冶金工貿13094442165成都
        52周昌林四川省長城安全事務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8783827157德陽
        53楊玲玲四川匯智成安全科技咨詢有限
        公司
        冶金工貿13551892336成都
        54張占軍四川省冶金設計研究院冶金工貿13908230450成都
        55周︰蜜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冶金工貿18981858160成都
        56黃維峰四川眾望安全環像技術咨詢有
        限公司
        冶金工貿18208176711成都
        57韓曙光四川媒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
        中心
        冶金工貿13688176066成都
        58何豐明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不
        中心
        冶金工貿15002845778成都
        59翱芬芬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
        中心
        冶金工貿13558854373成都
        6o|蘇︰珥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枝術
        中心
        冶金工貿13551872661成都
        61張麗娟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
        冶金工貿13982192225成都
        62趙曉光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
        中心
        冶金工貿13688436697成都
        63張淑奩四川媒礦安全監察局安全技術
        中心
        冶金工貿13981772011成都
        64萬瑞方原眉山市丹樓縣安全生產監督
        管理局〔退休)
        冶金工貿18990352752眉山
        序號姓名隸屬單位擅長方向電話常住地
        65馮碧川威集團有限公司-成澈釩鈦
        科技有限公司
        冶金工貿13518490598成都
        6際倩成都市城市安全與應急管理研
        冶金工貿15882475365成都
        67唐靜波四川省化工建設有限公司工貿電氣13881001729廣漢
        68余永志北京維科爾安全技術咨詢有限
        責任公司成都分公司
        冶金工貿13980485147成都
        69劉漢波西南交通大學交通安全技術研
        冶金工貿15928745236成都
        70胡偉四川茵地樂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980579985成都
        71楊毅成都前鋒電子電器集團股份有
        限公司
        冶金工貿13308094356成都
        72陳愷四川匯智成安全科技咨詢有限
        公司
        冶金工貿13982148774成都
        73關峰西南交通大學交通安全技術研
        究院
        冶金工貿13518195305成都
        74施春華四川眾望安全環保技術咨詢有
        限公司
        冶金工貿13981927202成都
        75詹娟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880633458都江堰
        76馬尚學成都京東方光也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5328180602成都
        77張勇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白酒工貿13982426515瀘州
        78喻行軍瀘州老卒股份有限公司白酒工貿13508030999瀘州
        79潘華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白酒工貿13108008829宜賓
        80徐五一中車眉山車輛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909034072眉山
        81曾和東中車眉山車輛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8990381092眉山
        82張旭中車眉山車輛有限公司冶金工貿13990355753眉山
        83王仞暉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四川寧江山
        川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機械13551863099成都
        84丁新森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
        限公司
        建材13381289575成都
        序號姓名隸屬單位擅長方向電話常住地
        85賈中強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安全生產綜合13668122266成都
        86劉立斌攀鋼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冶金、?;?、
        市政等
        13408126151成都
        87鄧光友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統計中心安全生產綜合17708023651成都
        88文臣四川長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工貿·機械·
        應急救援
        13881139166成都
        89劉俊成│中國航發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冶金工貿、電
        氣安全
        13980481086成都
        9o江濤│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訓中心安全綜合管理13908102626德陽
        91唐軍│成都凱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工貿、機械、
        應急救
        13638259914成都
        92唐鳳益四川通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民用爆炸物品18982858666達州
        93魏天金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交通·危險物
        品·工貿企業
        15882765888西昌
        94李弋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工貿企業13982209944成都



        原文件下載:資陽市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試行).pdf


        推薦資訊

        A级毛片毛毛免费观看的久
        1. <th id="o1yen"></th>
          <ruby id="o1yen"></ruby>

          1. <dd id="o1yen"></dd>
            <dd id="o1yen"><track id="o1yen"></track></dd>